校园新闻
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校园新闻

德育先行!“小德育”升华为“大德育”的内容如此丰富

2025-10-14
浏览次数:196次
返回列表
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新路径,10月12日,我校召开2025—2026学年第一学期德育专题研讨会。全体行政干部、德育干事、班主任、副班主任及毕业2年内的青年教师齐聚一堂,围绕“以爱为底色,办有温度的教育” 核心主题,共话德育创新,共商育人良策。高中部校长廖其法主持活动。
一、动员部署:锚定德育方向
侯宏泉总校长在动员讲话中聚焦“扎实的德育”,围绕学校德育工作展开全面分析,既总结现状、指出不足,也明确研讨方向、提出要求,为学校德育工作发展锚定路径。他强调,教育从来不只是教书,更在于育人,学校将把德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坚持“德育先行”,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。他希望老师们要有“爱岗敬业”与“爱生如子”之爱,为学生们提供温暖与关怀,共同努力把德育做得更有温度、更有力量。
会议要求: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研讨会的重要性,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具体举措,积极实践德育方法和手段,抓住关键要素,优化班级管理,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提质增效、再上新台阶;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,在交流探讨中敢于碰撞思想的火花,凝聚共识,形成合力;三是要务求实效,聚焦德育实践中的痛点与堵点,精准发力,全力找到破解难题的关键突破口。
二、分年级讨论:破解育人难题
分年级讨论环节,各年级围绕 “学校育人理念和管理原则”“宽严尺度把握”“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记分和六步学习法实践”“学生自我管理”“全员导师制”五大议题开展讨论交流。起始年级(初一、高一)侧重“习惯筑基”,探讨如何通过德育量化管理与学习方法指导,帮助学生适应新阶段学习生活,激活成长内驱力;发展年级(初二、高二)聚焦“实践赋能”,破解学业分化与成长困惑;毕业年级(初三、高三)主打“价值升华”,护航升学冲刺与人生衔接。
讨论过程中,老师们结合学情特点,聚焦不同学段德育重点各抒己见,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,通过思维的碰撞与交流,深刻认识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积极寻求育人的破题之策与务实之招,着力推动德育工作从理念到行动的有效落地,开创“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”育人新局面。  
三、交流总结:擘画德育蓝图
在全体会议上,各年级代表依次汇报德育工作思路。初一温玉娇老师提出“以量化为基,以方法为翼”的策略,通过解读《德育量化纳入学生考核办法》、落实 “六步学习法”预习与复盘环节,让抽象德育具象化;初二黄彬发老师以“以爱为育人底色,宽严相济”为主题,通过学生成长案例,阐释“宽在心态沟通,严在规则底线”的育人智慧;初三古怡情老师构建“时间规划、行为习惯、文明礼貌、时间管理、目标管理”五维宽严平衡体系,针对体育训练与文化复习实施“前期严夯实、后期宽调适”的阶段性策略;高一查振华老师则围绕“自律与他律平衡”,分享组建班级“共建、共享”团队的实践,引导学生从“被动约束”转向“主动担责”;高二张思华老师从“巧立班规、慈爱管理、启智践行、铸就班魂”四个方面,分享民主制定《班级公约》、设置“天使信箱”、组建“师生自主学习小组”的经验;高三赖育文老师则以平行班管理为例,分享“用好班干部 = 管好班”的实践,通过“操行积分银行”“微岗位认领”“分层六步学习法”,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提升责任意识与学习能力。鲜活的案例、可落地的策略引发全场共鸣。
侯宏泉总校长作《赋能“心”成长,“慧” 做引路人》主题报告,从五个方面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方向:一是构建“习惯筑基—实践赋能—价值升华”的分年级递进式德育计划,实现“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”育人;二是推动 “小德育”升华为“大德育”,将教室、日常事件、校园活动转化为“行走的思政课”;三是彰显德育温度,通过“每日三句暖话”“德育家书”“全员育人导师制”凝聚家校社合力;四是把握宽严尺度,坚持“因人而异、因时而变、因事而定”,让严有底线、宽有方向;五是守住安全底线,做实缺课登记、手机管理、特殊学生关怀,让安全与成长“双线并行”。同时,侯校长对班主任提出“具备教育前瞻力”“看见每个孩子”“把生活当教材”“构建班级文化符号”“会一点AI”“创建教育共同体”“打造心灵安全岛”“保持情绪稳定”八点期望,鼓励全体德育工作者做 “幸福的教育农夫”,呵护学生成长。

此次德育专题研讨会,既是我校德育工作经验的一次集中展示,更是未来育人路径的一次深度谋划。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积极实施“全员育人导师制”,把研讨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,以爱为帆、以严为舵、以智为桨,让每一位学生在德育滋养中向阳生长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。